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1的文章

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,多方回应

来源: 中国青年报 当事人向记者否认儿子升学的结果与这些竞赛成绩有关。 2015 年,13 岁的合肥五十中初一学生刘某阳凭借发明 " 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 " 获得多个省级、国家级奖项。该发明在名称、工作原理、外观方面,均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2 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相似。当时,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,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。 3 年后,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就读的高中生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 " 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 " 获得多个奖项、一项专利。该发明也与刘建国 2011 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 " 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 " 原理高度相似。 据记者了解,刘某阳系刘建国之子。目前已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刘建国因此被质疑——利用本人和团队的科研成果 " 包装 " 儿子,帮助其获奖,进而有助于孩子升学。 10 月 27 日上午,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官网发布声明称,该院已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,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。 27 日晚,刘建国对记者简短回应说:" 我可以告诉你的就是,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,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。" 初中生发明达到 " 国际先进水平 "? 2015 年,刘某阳因发明便携式雾霾检测装置,在合肥市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脱颖而出,并于同年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发明类一等奖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及 2016 年合肥市蜀山区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。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,刘某阳的发明全称为 " 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 ",该装置利用大气污染气体对紫外可见光的 " 指纹 " 吸收光谱特征,能够快速识别并定量检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等 10 多种污染气体成分,为巡查污染企业排放、诊断大气污染来源提供依据。 在当时媒体对刘某阳的报道中,他的发明叫 " 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 ",长方形的铁皮外壳,20 厘米长,50 厘米宽,上面有两个提手,总重约 10 斤。报道介绍,这个很不起眼的白色盒子,主要采用了光学原理,由工控计算机、光吸收...